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将服装鞋帽、厨房和体育健身用品等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15.9%降至7.1%,降幅达55%。
所谓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用在此处再恰当不过。这一措施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国内的中高端服装品牌,因为降低关税后的外国高端时装价格与国内一线品牌的价格差距进一步缩小,其价格竞争力加上品牌效应,足以让本土大牌感受到竞争压力的加剧。
而那些与国际快时尚品牌正展开“胶着战”的大众品牌,受这次降税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是因为高端时装的价格水准即使在降税后,也难提起这一档次消费者的兴趣(当然不排除快时尚中的顶部消费者会有部分转向国外高端时装);二是目前许多快时尚品牌的产品本身就是在中国采购原料、生产和销售,受关税影响小甚至不受影响,三是这个市场无论价格体系如何变动,总会有相当多的消费者只关注低价。
图片来自网络
因此,倒逼国内服装业快速转型升级是降税的目的之一。另一目的就是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换句话说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价格降了,而且在国内也可以方便买到,出境购物及海外代购的自然也会转化为国内消费。
不过,这只是面上的道理,实际情况会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海外知名品牌都会将核心及高质量的产品供给国内及传统市场,因为这相当于他们的“嫡系”,而且是经过时间考验沉淀下来的,大品牌们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及做有损于他们对自己产品忠诚度的行为。这种现象尤其在化妆品、药品、食品等领域存在,服装领域也一样,不同的市场会供给不同的产品,甚至在中国同一个城市商圈里,相邻的两个购物中心,同一个品牌在其中售卖的货品都大不一样,细心的消费者可以自己留意。
图片来自网络
面对此种情况,国内的消费者短期内估计还是会倾向于旅游购物或者找代购,因为货品纯正,质量有保证,即使价格贵点也无所谓,只要保证是正品,不会在乎这点钱,而且国内普遍存在购物体验及服务差。不过,考虑到国内行业的进化及消费者的理性和成熟,中长期来看转向国内消费以实现进口替代是大势所趋。
图片来自网络
至于降税对国家税收的影响,要综合来看。首先税率降低明显会减少关税收入,假设进口量不变,此次降税会减少55%。但税率降低明显会增加进口量,从而增加税收。所以关税额增减最终将由降低税率后进口增加(收入效应)带来的关税增长及税率降低导致的关税减少共同决定。
举个例子,如果某款式价值1000元的服装,降税前一年只进口一件(方便计算),关税税率是10%,则关税收入是100元,降税50%至5%的税率后,如果进口量增加到5件,则是5*1000*0.5%=250元,增加150%。幻想一下,如果麦肯锡预测的2025年中国在全球的一万亿的奢侈品消费全部转到国内,每年的关税按7.1%计算也有710亿,也算一笔不错的收入了。当然,如果进口量不变或者增幅不够,则关税则可能会持平或减少,但这在中国消费日益膨胀的未来,出现的可能性又有多大?